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史鉴 正文

史鉴

走进洛阳匾额博物馆

稿件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 2024-10-18 10:10:53

  翠竹掩映,清幽怡人。仲秋时节,走进洛阳匾额博物馆古朴的院子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。建于2008年5月的洛阳匾额博物馆,现馆藏匾额2000余块,时间上起于明,下止于民国,形式多样、品类众多,是全国首家以收藏、展示和保护历代匾额为主的国有匾额专题博物馆。

 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,遍布大江南北。作为传统文化载体,匾额是集文学、书法、雕刻、印鉴、装饰、建筑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,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反映了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、民俗,是后人研究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
  展厅内,一块“旋马家声”木匾吸引了我们的目光。讲解员介绍道,这块匾是李氏后人为颂扬先祖李沆清廉勤政的美好品德所立,悬挂在李氏家族的家庙祠堂上方。匾文“旋马家声”来自一个典故,主人公是北宋太宗、真宗两朝的名臣、有“圣相”美誉的李沆。公元980年,北宋统一的第二年,李沆通过科举成为一名官员。宋真宗继位后,端庄持重的李沆成为了宰相。此时的北宋经过数年的发展,社会清平,普通人家的生活开始讲究起来,然而身居高官的李沆却从不讲究个人享乐,仍旧生活勤俭。

  李沆家中的宅院十分狭窄,甚至比普通人家里还小,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容一匹马掉头,也就只有马头到马尾的距离。别人问及这房子怎么这么小时,李沆却说:“这个厅室作为宰相的厅室虽然小,可难道以后我的子孙代代是宰相吗?对他们来说,这个厅室已经绰绰有余,不能让子孙从小就过奢侈的生活。”有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一下住宅,他却说,“巢林一枝,聊自足耳,安事丰屋哉”。于是,人们用“旋马家声”来表达这种不求奢华、勤俭自持的作风。

  作风和家风是相互影响的。李沆的好作风形成了令人称颂的好家风,而东晋名将陶侃的不凡成就则受益于其母亲身体力行的好家风。

  距“旋马家声”匾额不远处悬挂了一块“陶母遗风”木匾,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于右任题写的贤孝匾。匾文中提到的这位陶母就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,她与欧母、孟母、岳母齐名,是我国著名的“四大贤母”之一。在以父为尊、以夫为尊的封建社会,家族的发端普遍记载在男性身上,而陶母不但被公认为是浔阳陶氏的始祖母,她的精神和事迹更是被后人写进家训,成为陶氏族人延绵不绝、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,这在中国家训史上实属罕见。《晋书·列女传》曾经记载了这样两则陶母教子的故事:

  “截发留宾”。鄱阳孝廉范逵路经陶侃家寄宿,当时陶家一贫如洗,没法招待客人。陶母就撤出睡觉用的草垫子,亲自铡碎,拿来喂范逵的马;又暗中把头发剪下来,卖给乡人,置办菜肴,招待客人。范逵知道这件事后感叹:“不是这样的母亲,生不出这样优秀的儿子!”

  “封坛退鲊”。陶侃年轻时曾做过浔阳县吏,负责监管渔业。有一次,他托人把一坛腌鱼送给母亲。陶母问明情况后,原封不动地退回,并附上书信说:“你身为官吏,本应清正廉洁,却拿官家的东西送给我,这样不仅对我没好处,反而增加了我的忧愁。”

  1000多年来,“截发留宾”和“封坛退鲊”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。陶侃虽出身贫苦,幼年丧父,但在陶母的悉心教诲下,养成了勤奋好学、清正廉洁的品行,最终成为东晋一代名臣。关于陶侃的故事很多,十分有趣又耐人寻味。陶侃在广州为官的时候,常常一大早将一百块大砖搬到书房的外边,下午又把它们搬回书房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干,他说:“我正要致力于恢复中原,如果太优逸闲适了,恐怕难当大任。”他就是这样劳其筋骨以励其志,时刻保持勤勉之心不懈怠。这就是“陶侃运甓”的典故,人们后来用“运甓”表示励志勤力,不畏往复。

  家风正则民风淳、党风清、政风廉。在洛阳匾额博物馆展出的“清慎勤”木匾,题刻于清代嘉庆六年(公元1801年),正中阳刻行楷“清慎勤”三字,为官员徐炘题写。

  清,清廉。慎,谨慎。勤,勤勉。“清慎勤”三字意在强调为官从政须有清白的操守、清廉的作风,须言行谨慎,须勤勉奋进,忧虑体恤民生疾苦。“清慎勤”三字出自宋代吕本中的《官箴》:“当官之法,惟有三事。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禄位,可以远耻辱,可以得上之知,可以得下之援。”(张洁 黄先锋)

>>><<<